舰娘黄油手游
1、聊了这么多,《碧蓝航线:交汇的航迹》虽然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争议性的表现,但它主要是一款角色扮演和射击游戏,并非黄油。
“扬威”号撞击巡洋舰简介
扬威号撞击巡洋舰,其首任管带为邓世昌,后由林履中接任,管带职位为参将衔。这是一种独特的舰型,北洋水师给予的别称是“碰快船”,以独特的撞击战术著称。该舰的排水量达到了1350吨,动力体系由往复式蒸汽机驱动,配备5座圆筒形锅炉,总输出功率为2400马力,双螺旋浆使其航速能达到15节。
时20分,丁汝昌调整阵形,采用犄角雁行小队阵,定远和镇远作为前锋,迎击日本联合舰队。超勇和扬威被编在右翼的末端。战斗于12时50分随着旗舰定远右主炮的轰鸣爆发,著名的黄海海战就此拉开序幕。
超勇号撞击巡洋舰的建造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负责,后续的船体部分由米切尔船厂接手完成。该舰的造价总计为65万两白银,与扬威号同级别。中国购买后,日本紧随其后,将同型舰转售给智利,并命名为“筑紫”号。超勇号于1880年11月4日下水,而扬威号则在1881年1月29日完成下水。
北洋水师,或称作北洋舰队、北洋海军,1888年正式成立,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,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、规模最大的一支。主要军舰大致共有25艘,辅助军舰50艘,运输船30艘,官兵4000余人。
扬威号快速巡洋舰的介绍
“扬威”与“超勇”作为同级舰,展现出相当的军事实力。舰长达到了64米,宽度为75米,最大吃水深度为57米,排水量为1350吨。这种设计确保了舰艇具备出色的稳定性和浮力,能够在多种海况下执行任务。动力体系采用2座往复式蒸汽主机与6座圆式燃煤锅炉的组合,日本的“筑紫”舰则配置了4座类似锅炉。
在赫德和金登干的监督下,两艘军舰顺利建造完成。1880年12月27日,李鸿章将它们命名为“超勇”号和“扬威”号。当两艘军舰建造接近尾声时,中国国内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巡洋舰做前期准备。1881年,丁汝昌、葛雷森等人率领接舰部队前往英国接收军舰。
扬威号快速巡洋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承造,后船体部分转包给米切尔船厂建造,造价共计65万两银,在中国定购后日本也跟风向智利转购了一艘同级舰“筑紫”。“超勇”舰于1880年11月4日下水,“扬威”于1881年1月29日下水,两舰于1881年11月22日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。
“扬威”、“超勇”为同级舰,舰长64米、宽75米、吃水57米、排水量1350吨、动力为2座往复式蒸汽主机,6座圆式燃煤锅炉(日本“筑紫”为4座),双轴推进,功率2600匹马力、航速15-16节、续航能力5000海里/8节,煤舱正常载煤250吨,最大载煤量300吨。
阿姆斯特朗10吋主炮2门(每门炮重25吨,26倍口径)、阿姆斯特朗40磅副炮4门、阿姆斯特朗9磅炮2门、11mm10管格林机关炮4门、37mm单管哈乞开斯炮4门、4管诺典费尔德炮2门、舰载杆雷艇1艘。
林泰曾人物简介
1、林泰曾,字凯仕,出生于1851年辛亥年间(福建侯官,即今福州市)。他与林则徐家族有着深厚的渊源,其祖父林霈霖是林则徐胞弟,因此,林泰曾与福建船政大臣、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,沈葆桢是他的姑丈。林泰曾自幼便失去了双亲,他的生活依靠寡嫂维持。
2、林泰曾为北洋海军左翼总兵,兼带“镇远”舰,加提督衔。林泰曾“性沉默,寡言笑,存心慈厚,能忍人之所不能忍”,管带军舰,“用人信赖必专,待下仁恕,故临事恒得人之力”。沈葆桢赞他“深通西学,性行忠谨”。
3、林泰曾,字凯仕,祖父林霈霖,系林则徐胞弟孙子,故林泰曾称福建船政大臣、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为姑丈。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,进修船舶驾驶。1871年毕业,上建威号练习船游历各地,1874年任建威号大副。次年随福建船政学堂总教习日意格赴欧游历,入英国海军实习,曾于不同种类军舰上职业。
扬威号的介绍
1、扬威号快速巡洋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承造,后船体部分转包给米切尔船厂建造,造价共计65万两银,在中国定购后日本也跟风向智利转购了一艘同级舰“筑紫”。“超勇”舰于1880年11月4日下水,“扬威”于1881年1月29日下水,两舰于1881年11月22日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。
2、扬威号巡洋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承造,1881年由邓世昌接舰回国,于11月22日安抵天津大沽,并加入北洋水师。
3、1875年,光绪皇帝下令创建北洋水师,李鸿章委托英国购买了首批军舰,这标志着清朝开始向国外订购军舰。 1879年,北洋水师向英国订购了两艘撞击巡洋舰,扬威号和超勇号。 1880年,北洋水师又向德国订购了两艘铁甲舰,定远号和镇远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