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察干部谈话如何避免套话空谈?3个技巧谈出真实评价

考察干部谈话怎样避免套话空谈?3个技巧谈出诚实评价

为什么考察干部谈话总让人感觉”假大空”?

每次听到”政治素质高””业务能力强”这类评价,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像在听复读机?很多考察干部谈话之因此流于形式,就是由于过度依赖模板,把活生生的干部形象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。这样的谈话既无法诚实反映干部情况,也失去了考察的意义。

考察干部谈话的核心价格,在于通过具体事例还原干部的诚实表现。与其说”责任心强”,不如讲一个他主动加班解决难题的故事;与其评价”群众基础好”,不如说说他是怎样赢得群众信赖的。这样的谈话才能真正为组织选人用人提供可靠依据。

谈优点:用具体事例代替抽象评价

考察谈话中最容易陷入的误区,就是把优点说得太笼统。一个真正有效的优点评价,应该包含三个要素:具体场景、实际行为和取得成效。

比如评价某位干部的业务能力,可以这样说:”在上次防汛抢险中,他第一时刻带队赶到现场,连续36小时指挥调度,不仅及时转移了200多名群众,还保住了价格300多万元的集体财产。”这样的评价,是不是比简单的”业务能力强”更有说服力?

再比如谈到干部的进修力,与其说”善于进修”,不如具体描述:”为了掌握新的扶贫政策,他利用业余时刻整理了10万字的进修笔记,还主动到先进地区跟班进修,回来后提出的3条建议全部被采纳。”这样的评价既生动又具体,让人一听就能感受到干部的特点。

谈缺点:既要指出难题也要给出建议

考察干部谈话最难把握的就是缺点评价。很多人要么避重就轻,要么言辞过激,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。一个有效的缺点评价,应该做到”三有”:有难题表现、有具体案例、有改进建议。

举例来说,评价某位干部沟通方式的难题,可以这样表述:”在处理部门间协调时,有时会由于急于推进职业而忽略他人意见。比如上月与财务部门对接预算时,他没有充分听取对方意见就直接上报方案,导致后期反复修改。建议今后重要事项多预留沟通时刻,提前征求相关部门建议。”

再如评价年轻干部经验不足的难题:”在处置突发信访事件时,由于经验欠缺,初期应对不够果断。但他事后主动复盘,向老同志请教,最近两次类似事件处理明显进步。建议组织安排有经验的同志进行传帮带。”这样的评价既指出了难题,又给出了建设性意见。

怎样让考察干部谈话真正发挥影响?

考察干部谈话不是走过场,而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。要让谈话取得实效,关键在于做好三项准备职业:

第一,深入一线了解情况。考察前要多到干部职业现场,通过实地走访、个别谈话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。第二,广泛听取各方意见。既要听领导班子评价,也要收集同事、服务对象的诚实反馈。第三,注重日常积累。把干部平时表现记录下来,避免考察时临时拼凑。

记住,好的考察谈话就像一面镜子,要诚实反映干部的全貌。只有跳出模板思考,用事实说话,才能真正发挥考察的”体检”影响,为干部成长和组织决策提供可靠参考。

下次进行考察干部谈话时,不妨问问自己:我的评价能让没见过这位干部的人想象出他的样子吗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就说明你的谈话还需要更具体、更生动。毕竟,考察的最终目的不是完成一份报告,而是发现和培养真正杰出的干部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