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新年的古诗,藏着最地道的年味儿
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,而关于新年的古诗,就像一台时光机,能带我们穿越千年,感受古人的年味。从王安石的”爆竹声中一岁除”到陆游的”半盏屠苏犹未举”,这些诗句不仅朗朗上口,更藏着贴春联、放爆竹、饮屠苏酒等传统习俗。今天,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,通过15首关于新年的古诗,来场传统文化的亲子之旅吧!
这些关于新年的古诗,你都会背吗?
说到关于新年的古诗,最经典的莫过于王安石的《元日》:”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”短短两句,就勾勒出爆竹辞旧、春风迎新的热闹场景。而苏轼的”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哗”,则生动再现了守岁的温馨画面。你知道吗?古人过年也要”抢红包”——白居易诗中”岁盏后推蓝尾酒,春盘先劝胶牙饧”,说的就是长辈用酒食犒赏晚辈的习俗呢!
古诗里的新年习俗,你家还在传承吗?
读关于新年的古诗,就像打开一本民俗百科全书。陆游”桃符呵笔写,椒酒过花斟”告诉我们贴春联的雅趣;范成大”除夕更阑人不睡,厌禳钝滞迎新岁”记载了守岁驱邪的传统。特别有意思的是,古人过年必饮屠苏酒——这种药酒要从年幼者开始饮用,与如今长幼有序的酒桌文化截然相反。不妨问问孩子:你觉得哪种饮酒方式更有趣?
用古诗启蒙,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
关于新年的古诗,是给孩子最好的文化启蒙教材。孟浩然的”桑野就耕父,荷锄随牧童”可以讲解农耕文明;戴复古的”万物迎春送残腊,一年结局在今宵”能引导孩子感知时刻流转。亲子共读时,可以玩”古诗寻宝”游戏:找出诗中隐藏的年俗元素,再对比现代过年的异同。你会发现,那些看似遥远的诗句,其实就藏在我们的红包、饺子和春晚里!
把古诗变年味,从读到玩的全家乐
让关于新年的古诗”活起来”才有意思!可以学文徵明”不求见面惟通谒,名纸朝来满敝庐”,带孩子DIY古风拜年帖;按照王湾”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”的意境,拍摄家庭新年vlog。今年贴春联时,不妨和孩子一起朗诵几首古诗,让电子鞭炮声与千年诗句共鸣。毕竟,没有什么比文化传承更有年味了,你说对吗?